学校教师活动室建设方案,教工活动室创建方案
文章目录[+]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我市名师工程建设,促进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头人,根据《滁州市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市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小学名师工作室实施工作方案范文如下:实施目标 总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实践探索和主题研究,提升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和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负责日常工作的召集。 网络管理:负责工作室专栏管理和成员信息发布的统计。 图书管理:负责新书推荐、购买及成员读书活动的管理。 设备管理:负责照相、录像等工作。 现场管理:负责会议记录、资料准备及联络等。 新闻撰写:负责每次活动结束后的通讯稿撰写。
为规范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方案。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名师工作室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被热切关注的新模式,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教学、德育工作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师合作成长共同体,有助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体系,深化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
保障机制 (一)加强综合协调,实行分级管理。名师工作室建设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市教师培训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市教师培训办公室负责做好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审定工作室工作计划,监督检查教育教学进展和工作进度;协调研讨交流活动相关事宜,验收工作室工作成果等。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结合多项工作:将师德建设贯穿于学校管理全过程,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明确经费支持:在教职工考核细则中明确师德考核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确保师德活动的经费支持。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旨在全面提升教职工师德水平,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方案如下:活动目的 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特举办此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活动形式 举行“创先争优、情系教育、凝聚师魂”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主题 “创先争优、情系教育、凝聚师魂”。
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可以遵循以下方案进行:活动领导小组成立 成立“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张亚芳担任组长,张军、董训跃、励翔为副组长,成员包括黄婕敏、朱慧、龚福英、张美玲、薛振刚及各年级组长,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工作室建设方案
1、【工作室建设方案】工作室方案设想 (一)常规建设 工作室全体成员交流、讨论、研究,确定工作室的研究发展方向,确立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工作方案,制定每学年及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共同商讨并制定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制度。
2、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旨在吸收师德过硬、热爱教育、愿意为专业成长努力学习的一线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3、教育局划拨“名师工作室”活动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室开展日常活动。积极倡导和鼓励松山区教研员参与名师工作室建设。业务上教研员要大力支持和指导工作室的工作,杜绝掣肘现象发生。优先安排工作室成员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的业务进修或培训,优先安排外出交流学习和考察。
4、名师工作室建设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市教师培训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市教师培训办公室负责做好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审定工作室工作计划,监督检查教育教学进展和工作进度;协调研讨交流活动相关事宜,验收工作室工作成果等。
5、街道建立社工专业人才工作室【一】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在社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作室建设工作,通过树立助人自助、专业服务、社会责任、共建和谐的工作理念,夯实基层社会工作基础,促进社区工作者转型,提升社会管理整体水平,推动社区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
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
小学名师工作室实施工作方案范文如下学校教师活动室建设方案:实施目标 总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学校教师活动室建设方案的学习研讨、实践探索和主题研究,提升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和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旨在吸收师德过硬、热爱教育、愿意为专业成长努力学习的一线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一)启动阶段(2015年1月底前)。2014年12月15日前,遴选确定首批60个名师工作室学校教师活动室建设方案;2015年1月25日前,名师工作室要按照建设要求予以规范完善,并书面汇报建设情况;1月30日前,市教育局对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抽查。(二)实施阶段(2015年2月-2019年12月)。名师工作室实施五年一个周期的培养计划。
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负责日常工作的召集。 网络管理:负责工作室专栏管理和成员信息发布的统计。 图书管理:负责新书推荐、购买及成员读书活动的管理。 设备管理:负责照相、录像等工作。 现场管理:负责会议记录、资料准备及联络等。 新闻撰写:负责每次活动结束后的通讯稿撰写。
中小学校心理教育辅导室建设标准和基本配置
优化心理咨询平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立心理发展辅导室、心理测评室、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团体活动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2 万学生以下不少于200平方米,2-3万学生不少于300 平方米,3万以上学生不少于500平方米。 院(系)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学生宿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
应具备良好的内外隔音效果,保证学生隐私。基本配置:办公接待区:面积15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话、心理书籍等。个体辅导室:面积1015平方米,配备咨询椅或沙发、小茶几、面巾纸、垃圾桶、挂钟等。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方案旨在提供一个专业、私密且多功能的环境,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首先,选址要求位于安静且便利的位置,远离教学和活动区域,确保隐私和专注。
选址:应安静隔音、明亮舒适,远离噪音源,如音乐室、体育场、食堂、学生宿舍、主干道等。布局:咨询室的结构、布局和风格需精心设计,传达安全、放松、祥和、舒适与生机的氛围。设计参考与功能分区:整体风格:以浅色为主,温暖而有质感,能安抚情绪。
身心放松室:通过音乐、按摩等方式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心理阅览室: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学习。隐私保护: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确保咨询过程中的信息不被泄露。